欢迎来到诚力友软件
18118028216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在线试用
二开案例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诚力友软件
淮安:18505218550
常州:18118028216
淮安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颐高广场3号楼工程917室
常州地址:常州市钟楼区怀德南路55号泰盈八千里5-8创新工场二楼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2025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读!风向标+破局指南,这份报告说透了
发布时间:2025-3-5  浏览次数:105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智能制造浪潮汹涌,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在2025年更是迎来蓬勃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制造业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分水岭」。

图片

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5 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形势展望》报告(文中简称“报告”),2025 年我国制造业将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深水区,政策、技术、场景、标准全方位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抓住 AI 技术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破解转型难题?本文深度解读趋势,并为企业提供实战建议。

图片


1


以下观点节选自《报告》


PART.1

2025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风向标



2024 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政策引领、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创新、场景化探索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 2025年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从政策体系看,顶层设计与落地实施并重的差异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4 年,政府密集出台了如《数字经济 2024 年工作要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文件,实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等项目,从多角度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全面部署。


展望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将更加细化和差异化:


一方面,通过制定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设立差异化区域政策等方式,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模式。


另一方面,各地也将依托国家政策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区)、新型技术改造县等,通过实践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从技术赋能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工业领域深度应用


2024年,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国范围内已建成上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了400多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90%的示范工厂中实现落地应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超过7000个,工业大模型在电子、汽车、油气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已得到初步实践。


展望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的普及应用步伐将大大提速:


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将凭借其通用性、泛化性以及基于 “预训练 + 精调” 的新开发范式,从研发设计、生产工艺、运维质控、销售客服、组织协同等各个环节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推动工业领域智能化升级。“大模型 + 小模型” 协同融合应用也将成为优选赋能模式,其中大模型提供通用知识和能力,小模型针对具体工业场景和问题进行优化和定制,实现更精准应用。


(三)从供给侧看,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工业软件加快更新换代


2024年,平台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信息技术企业加快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云化工业软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数量超过46万个,工业模型总数超过133万个,“平台+5G”“平台+数字孪生”“平台+AR/VR”等解决方案进入企业实践阶段。国家层面提出到2027年全国更新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套工业操作系统,关键行业要尽快完成改造换代任务。


图片

展望 2025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解决方案、工业软件的需求将持续攀升:


随着我国数实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叠加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未来企业将持续加大数字化产品创新研发和更新换代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步减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国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依赖。


(四)从应用推广看,场景化、图谱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转型新抓手


2024 年,我国制造业数字转型以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抓手,绘制重点行业典型场景图谱,精准“把脉”转型需求,推动实现高水平转型供需对接。国家层面围绕民用大飞机、工程机械、钢铁、船舶、家电等重点行业开展“一图四清单”建设,分类分析挖掘典型场景,绘制标准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通过准确定位、精准对接,“一链一策”“一业一策”指导数字化转型场景培育与解决方案供需对接,满足企业多样化、全局化的转型需求。

8a60f94af56e0d9bf36e6351e3115a17.png

展望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将进一步从共性业务场景深入到专业细分场景:


在应用侧,企业将逐步聚焦场景化数字能力建设,“按图索骥” 寻求符合自身条件的转型资源、技术、设备、方案,快速解决业务痛点,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在供给侧,基于网格化、矩阵化的转型 “作战图”,为解决供需错位等问题提供统一框架,提高数字技术和产品的精准研发和工程化应用水平,“一场景一方案” 的精准化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五)从标准引领看,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贯标”闭环加速形成


2024年,我国在两化融合、数字化供应链、设备上云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标准编制与贯标步伐不断加快,累计推动《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等2项国家标准和14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应用水平评价》等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立项。21个省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


展望 2025 年,标准研制与贯标评估双管齐下,加速精细化解决企业转型难题:


一方面,设备上云、工业数据字典、产业链图谱等系列标准将持续推进立项与编制工作,将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标准指导。


另一方面,随着全国范围内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将有更多地区将以贯标评估为主要抓手,通过精准把脉、对症施策的方式,切实解决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整体提升区域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37da9d181701ea6358d7c07826c273cd.png

PART.2

闯关深水区:四大挑战+破局锦囊



《报告》中指出,尽管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统筹不够、技术依赖、供需错位、保障不足四大挑战:


1


政策协同不足,如何形成合力?

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种实施路径,但各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不够紧密,统筹不足,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转型的整体推进效率与效果。

→ 破局点: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办公室

2


关键技术被“卡脖子” ,怎么破?

部分软硬件关键核心技术存在 “卡脖子” 问题。在软件方面,我国与国外领先厂商仍有差距,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在硬件方面,高端工业母机、高端传感器等关键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市场长期依赖进口。

→ 破局点: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供需“鸡同鸭讲”,方案不接地气?

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倾向于提供标准化、通用性产品,难以精准契合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独特需求。同时,制造业企业的需求各异,要求解决方案高度个性化,导致供需错位问题较为突出。

→ 转型公式:行业Know-How+数字化能力=真解决方案

4


人才“不够用,留不住”?

标准与人才等转型生态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方面,缺乏技术标准,导致数据难以流通和交互;另一方面,制造企业数字人才 “留不住” 现象突出,难以满足转型需要。


→ 创新解法:设立数字化技能认证体系,与员工职称晋升、薪资梯度挂钩



PART.3

企业行动指南:四步走好转型路



针对上述挑战,赛迪研究院在《报告》中提出五大核心建议: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分行业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构建数字化场景资源池、强化平台基础支撑能力、营造协同共赢的转型生态,系统性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落实到企业执行层面,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定策略—量体裁衣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特点,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转型战略。例如,大型企业可以致力于打造全链条、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标杆,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等,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则可以聚焦于某一特定环节或领域,如生产自动化、质量管控数字化等,通过引入适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2

砸技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

企业要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探索,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将其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3

养人才—内部造血+外部引进双驱动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数字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要积极引进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如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专家等,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提前储备数字化人才。

4

建生态—独行快,众行远

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同时,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结语


整体来看,制造业企业若想在2025年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抢占先机,就必须顺应趋势,制定精准的战略。只有明确自身定位与目标,并付诸有效行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实现可持续发展。鼎捷作为深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四十余年的专业服务商,已助力5000+客户跨越转型深水区,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展望未来,鼎捷愿秉持“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的企业使命,携手更多制造业伙伴,在2025年数智化征途上共同书写新篇章!




  • 上一篇:高聚新势力,塑启新征程!鼎捷携AI+流程行业PLM亮相2025佛山塑业产业协同创新峰会
  • 下一篇:中国AI DeepSeeK引爆全球:为什么说AI+时代下的数智化更为刻不容缓
  • 淮安诚力友软件有限公司
    淮安:18505218550
    常州:18118028216
    淮安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颐高广场3号楼工程917室
    常州地址:常州市钟楼区怀德南路55号泰盈八千里5-8创新工场二楼
    诚力友软件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
    18118028216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站:
    公司官网: www.hachliy.com